內浮盤生產技術規格書
一、?概述?內浮盤裝置,包括內浮盤裝置的密封。廠家應根據內浮盤裝置規格書中的參數,按照相應的標準規范進行設計、制造、檢驗及驗收,并提供良好的服務。?鋁制內浮盤訂貨技術條件:? 操作介質:???操作壓力:常壓? 操作溫度:℃操作介質密度:?Kg/?m3? 操作介質閃點:柴油≥55℃??????周轉油量:?m3/d(柴油)?罐壁對接? 罐壁內徑為φ31160mm(15000?m3 ),φ44150mm(30000?m3 )?罐壁高度mm
二、?設計標準及規范:? 2.?1、鋁制內浮盤的設計、制造、檢驗及驗收(包括浮盤罐的現場密封性試驗及充水試驗)須遵循下列標準規范的最新版本要求。?API650《鋼制焊接油罐》附錄H部分? GB50128-2005《立式圓筒形鋼制儲罐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341-2003《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設計規范》?SH3046-93《石油化工立式圓筒形鋼制儲罐施工工藝標準》?GB13348《液體石油產品靜電安全規程》? 2.?2、所有制造鋁浮盤加工件采用的原材料,必須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主要材料符合下列標準要求:?GB/T3880-1997《鋁及鋁合金板材》? GB/T3190-1996《鋁及鋁合金加工產品的化學成份》GB/T6892-2000《工業用鋁及鋁合金熱擠壓型材》?GB/T4437.2-2003《鋁及鋁合金熱擠壓管》?HG/T2809-96《浮頂罐軟密封裝置橡膠》?GB/T5780六角頭螺栓—C級?GB/T3098緊固件機械性能螺母?
三、技術要求? 3.1、內浮盤采用正六邊形放射結構,浮筒采用六邊形結構鑲嵌在主副梁之間,?,內浮頂的設計浮力應不小于其自重的2?倍與密封與罐壁間的摩擦力之和。在支撐狀態和漂浮狀態下,內浮盤上任何部位應能承受不小于2.2kN?的集中活載荷。浮力元件結構采用卷板焊接結構。? 3.2內浮頂的浮力元件應滿足氣密性要求。浮力元件本身及浮力元件與其他部分的連接結構應能承受最大進液時產生的汽液沖擊。任何兩個浮筒泄漏后,內浮頂應仍能漂浮在液面上且不產生附加危害。? 3.3內浮頂外周邊緣板、浮頂支柱及浮頂上的所有開口接管,應至少高出液面150mm,浸入儲液的深度不應小于100mm。? 3.4內浮頂上的所有金屬件均應互相電氣連通,并通過罐壁與罐外部接地件相連。靜電導出線與固定盤相連時,不得少于2?組,且應均勻分布。選擇導線應考慮強度、撓性、電阻、耐腐蝕性、連接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壽命。?3.5?支柱、導向裝置等穿過浮盤時,應加設可靠的密封通過裝置。? 3.6內浮頂應設置固定浮盤支柱。當內浮盤處于最低支撐高度時,浮盤及其以下附件不得互相碰撞;當浮盤處于最大設計液位高度時,支柱不應與固定盤相碰撞。? 3.7支柱高度1.8m,支柱下端安裝防護墊,保護罐底防腐層。防護墊用料不應污染儲存介質。支柱不允許有對接焊縫。? 3.8?內浮頂外緣與罐壁的環形間隙處,應設置一次泡沫密封。密封裝置應能補償±100mm?環向間隙尺寸偏差,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密封材料應滿足耐溫、耐磨、耐腐蝕、阻燃、抗滲透、抗老化等性能要求。?密封帶的環向接頭應粘結牢靠,無滲漏。其搭接寬度不應小于75mm。
3.8.1囊式密封橡膠帶物理機械性能產品膠料的物理機械性能? 序號? ??指標名稱?指標?1?扯斷強度?≥8.0MP?a?2?扯斷伸長率?≥300%?3?脆性溫度? ≤-15℃???4?硬???度(邵爾A)度? 60±5?5?熱空氣老化性能變化率(扯斷強度)?≤25%?6?耐介質量變化率?≤30%? 7? 阿克隆磨耗? ≤ 1.0cm3/1.61Km? 產品的物理機械性能? 序號? ????指?標?名?稱?指?標??1??扯斷強度? 經向?≥32KN/m?緯向? ≥32KN/m?2?硫化橡膠與織物粘著強度?≥1.6KN/m?3?透水性(10kPa×2h)?不透水?4?接頭扯斷強力?≥32KN/m?5? 表面電阻Ω? ≤ 30*108? 3.8.2彈性元件(聚氨酯軟泡沫塑料)應滿足GB10802-89的規定,具有如下性能指標:?序號? 指??標??名??稱?指????標?1?表面密度? ≥30Kg/m3?2?壓縮負荷(壓縮50%)?25±5g/cm3?3?拉伸強度?≥100Kpa?4?伸長率? ≥150%?5?75%壓縮永久變形?≤10.0%?6? 回彈率? ≥35%? 3.9?浮盤上應裝設自動通氣閥,其數量和流通面積應按收發油時的最大流量確定。當浮盤處于支撐狀態時,通氣閥應能自動開啟;當浮盤處于漂浮狀態時,通氣閥應能自動關閉,并應密封良好。
上一條: 內浮頂罐浮盤落底的危險性分析
下一條: 不銹鋼內浮盤的材質與儲存介質有關系嗎